欢迎访问保险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保险舆情 >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1-25
  • 作者:佚名
  •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坚实保障。

  系统谋划 制定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

  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计划》,结合重庆市实际,构建“1个总体方案+5个专项实施方案+X项行动措施”的政策体系。总体方案明确了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思路、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5个专项实施方案分别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重庆市金融系统落实五篇大文章的总体规划和路线图。《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计划》与之前推出的系列支持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的多项行动措施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化、集成化的政策框架,突出数字化转型的作用,突出政策联动和部门协同,强调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为金融系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了可操作、可量化的政策指导。

  迎难而上 多头并进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构建科技金融协同推进机制。建立13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重庆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计划,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保障促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体系,设立“再贷款+科企快贷”“再贴现+科票通”专项支持计划,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技改专项贷等财金互动类产品迭代升级,强化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等配套支持。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见效。建立项目反向推送机制,推送项目161个,“一对一”协调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和银行放贷堵点,已签订贷款合同39个、21.6亿元。

  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科技金融“一行一品”创新专项行动,创新各类专属科技信贷产品数量超100种,率先落地“经营成果挂钩贷款”“贷款+认股权”“科企梯度贷”等创新模式。

  拓宽科技创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融资渠道。搭建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项目库,累计支持重庆市企业发行科创票据14只、110.2亿元。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支持29家企业获得便利化外债额度8818万美元。

  2024年9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7031.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4.22%,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2%、68.9%、86.4%。

  乘势而上 在“立”上下工夫优化绿色金融服务

  加强工作统筹与协同。制定年度绿色金融工作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重庆建设推进会,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压实各方责任。

  升级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优化升级“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服务系统,建成重庆首个企业碳账户平台,打造为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信息共享中心、安全连接中心、业务创新中心和监测评估中心,累计促成融资金额超过2600亿元。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指引。制定19项绿色金融标准,出台《重庆市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指导万州区、长寿区出台“转型金融支持方案”,引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实施“绿易贷”“绿票通”专项支持计划,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绿色低碳产业、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信贷投放和票据融资,推动28个区县形成4.4亿元财政贴息或风险补偿资金池。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取水权质押贷、碳排放权质押贷、转型减碳贷等创新产品330余款。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碳中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西部首单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金融债券。

  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约7800亿元,是2019年改革初的4.41倍,同比增长超2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约15个百分点。

  服务民生 构建多层次 广覆盖 可持续金融体系扎实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推动完善辖区普惠金融政策框架体系。牵头出台《重庆市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夯实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基础,构建起重庆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四梁八柱”。

  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线上线下普惠金融直达体系。全国首创推进建设1批具备基层金融治理、政策宣传直达、信贷培育对接、综合金融服务、问题反馈解决5大功能的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556个,与时俱进推进“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建设,建设“金融综合服务站”和“货币信贷与金融知识宣传推广站”,创新推进货币信贷到村等7个专项行动,打造“长江渝融通”线上服务平台,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重点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建立“1家链长银行+N家协办银行”综合服务团队,累计支持忠县柑橘、涪陵榨菜等重点农业产业链上超1.47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融资380亿元。运用企业稳岗、社保信息创新推出“稳岗贷”,运用好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分型分类结果等数据创新“渝个贷”,累计支持2.6万户市场主体超过380亿元。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线上服务流程,将全流程经办时间由原来的14个工作日缩短为最长不超过4个工作日。

  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159.8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115万户;全市涉农贷款余额7988.6亿元。

  健全体系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

  探索构建养老金融发展监测框架,从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养老产业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基础金融服务等六个维度收集指标,构建起对辖区养老金融的初步评价体系。会同重庆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梳理全市普惠养老机构,建立养老产业银企对接机制,对全市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体系、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召开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推进会,加快推动政策落地。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适老化网点改造,全市服务网点已完成适老化改造4335个,覆盖率达82%。加大养老金融宣传力度,2024年来已开展4万余次,触达人次600余万。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推出“银发安享贷”等特色产品。

  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统筹发展与安全打造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探索构建数字金融发展监测框架,从信贷业务数字化、业务渠道数字化、营业网点数字化、数字人民币使用、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金融科技研发投入、数字金融示范运用以及数字产业融资支持情况八个维度收集指标,构建起对数字金融的初步评价体系。推动“长江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线上服务平台成为重庆市货币信贷数字化改革创新核心平台,实现“一站式”开展数字金融业务创新,“一屏掌控”统筹重大金融改革,“一网协同”落地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核心业务构建多项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依托互联网建设以信贷服务为核心的央行金融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微信小程序平台,接入66家银行,23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700多个银行网点的3200多位客户经理可以线上接单,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加强与数字重庆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推动系统多方链接各级政府部门、第三方公司等应用平台,进一步畅通金融机构与政府政务数据交互共享机制,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无缝对接,探索更多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助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部署,结合重庆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执行体系、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支持作用,强化与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原文链接: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75/550371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险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险法治网 bxfz.org.cn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